產後漏尿是盆底肌鬆弛了嗎?如何改善盆底肌功能?總能看到這樣的吐槽:「剛追著娃跑兩步,突然感覺下面一熱…… 又漏尿了!」「打個噴嚏都得夾緊腿,生怕褲子濕一片,太社死了!」 產後漏尿就像個 「甩不掉的小尾巴」,讓無數新媽媽尷尬又焦慮。這到底是不是盆底肌在 「搞鬼」?又該怎麼拯救鬆弛的盆底肌?
生完寶寶後,不少媽媽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 「不受控」:大笑、咳嗽、抱娃時,尿液總會 「偷偷溜走」。其實,這多半是盆底肌在 「拉響警報」!
盆底肌就像一張 「彈性吊網」,默默托舉著子宮、膀胱、直腸等盆腔器官。孕期時,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,盆底肌就像被重物持續壓著的彈簧,不斷承受壓力。順產時,寶寶通過產道的過程更是對盆底肌的 「極限考驗」,肌肉被過度拉伸甚至撕裂;即便剖宮產,孕期長期的壓力也會讓盆底肌 「元氣大傷」。當盆底肌鬆弛到一定程度,就兜不住膀胱,導致尿液不受控制地漏出,這就是產後漏尿的主要原因。
在深圳做新媒體運營的曉琳,生完二胎後漏尿問題特別嚴重。有次參加親子活動,她追著學走路的寶寶跑了幾步,瞬間感覺內褲濕了一大片,只能尷尬地提前離場。去醫院檢查才知道,她的盆底肌肌力已經降到了 2 級(正常是 5 級),再不修復,漏尿只會越來越嚴重,甚至可能引發子宮脫垂等更棘手的問題。
發現自己有產後漏尿問題,先別焦慮!只要找對方法,盆底肌完全能 「滿血復活」。
凱格爾運動:隨時隨地的 「盆底健身房」
凱格爾運動堪稱修復盆底肌的 「黃金法則」,簡單來說,就是反覆收縮和放鬆盆底肌肉。就像憋住尿液的感覺(但別在排尿時練習!),收縮肌肉 3 – 5 秒,再放鬆 3 – 5 秒,每組做 10 – 15 次,每天做 3 組。無論是餵奶、追劇,還是排隊買菜,都能抽空練起來。
全職媽媽蘇蘇堅持每天做凱格爾運動,還跟著手機 APP 記錄訓練進度。3 個月後,她驚喜地發現,抱娃上下樓梯時不再漏尿了,大笑也能 「淡定自如」。她還總結出小竅門:配合呼吸,收縮時吸氣,放鬆時呼氣,效果更好!
除了自主訓練,還可以藉助醫院或機構的專業設備。盆底康復治療儀通過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技術,就像給盆底肌請了個 「私人教練」。它能精準喚醒沉睡的肌肉,指導正確的收縮方式。有些儀器還會模擬遊戲界面,讓訓練變得有趣。
在南山工作的設計師陳姐,產後選擇了醫院的盆底康復治療。每次治療時,電極片貼在腹部和私密處,儀器輕輕 「按摩」 肌肉,同時螢幕上會顯示肌肉收縮強度。10 次治療後,她的漏尿症狀幾乎消失,盆底肌肌力從 1 級恢復到了 4 級。
日常一些小改變,也能給盆底肌 「減負」。避免提重物、減少久站久坐,減輕對盆底的壓力;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暢,防止便秘增加腹壓;控制體重,避免肥胖給盆底肌造成額外負擔。
二胎媽媽林女士產後特意調整了飲食,每天早餐必喝燕麥粥,多吃蔬菜和水果。配合凱格爾運動,不僅漏尿問題改善了,連困擾多年的便秘都消失了。
如果產後漏尿超過 3 個月沒有改善,或者出現尿失禁加重、下體墜脹感明顯、排尿困難等症狀,一定要及時去醫院!醫生會通過盆底肌力評估、超聲檢查等,判斷盆底肌損傷程度,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。嚴重的可能需要結合手術修復,千萬不能諱疾忌醫。
產後漏尿雖然尷尬,但它絕不是 「難以啟齒的秘密」!深圳有不少婦產醫院開設了盆底康復門診,還有專業的產後康復機構,能提供科學的指導。別讓漏尿偷走當媽媽的幸福感,從現在開始重視盆底肌修復,不久後就能自信地大笑、奔跑,找回 「緊緻」 人生!